笔下浮生,一言半句皆是心迹;字里光影,万千风月尽付流年。
爱人不爱己的人就像一条褪去鳞片的鱼,终日拖着残体,可悲又可惜。
秋雨,夜夜如期而至。
我对这种天气带来的压抑,几乎免疫了。可心底那片湿冷,依然逼得我感受到那股刺痛。这一次,我不再挣扎,只是坦然地,与这份痛共存。
兴,百姓苦。亡,百姓苦……
她说,没看到当时我也在场。
是啊,她的视线早已被他全部占据,怎会有余光,瞥见角落里的我。
我曾写过太多诀别信。
这一次,或许该选择,在沉默中将一切删除。让我的离开,也像我的爱一样,悄无声息。
她始终没有回音。
我知道她看见了,而那一片死寂的沉默,本身就是最决绝的答复,足以将我溺毙
天,放晴了。
去年他回到你身边,也正是这个时节。真快啊,一年了。我拼尽全力爱了数
年,到头来,不过是黄粱一梦。
台风过境香港,服务器数据丢失,博客里所有的日记随笔,连同那封未敢寄出的信,一并湮灭于虚空……连回忆的载体都被格式化,我还在等什么?
我想写一封告别信,然后安静离开。
可烦心事满溢,情绪决堤。笔下的字迹凌乱不堪,一如我溃败的心。我甚至发现,自己连独自离开的力气,都快失去了。
今年的秋雨,绵长得像江南的梅雨。
这片北方的土地,竟在雨幕中幻化成了我们约好同去的江南。或许是上天怜悯,让我在彻底醒来前,于梦里,先行抵达。
被爱的人,才有资格有恃无恐。
别闹了,理智些。放手,不是放过她,是放过自己。
他们相拥,亲吻,一如往昔。
我终于看清了自己的位置——一个拙劣的替身,在他归来之时,便到了幕落场灯熄的时刻。同学们的调侃中,我心里的痛,无所遁形。
我开始习惯他们的形影不离。
习惯他们在视线里,上演着我曾憧憬的剧情。原来,习惯是心死的序章,是自我保护的,最后麻木。
思念如风,却无力抵达彼岸。
千言万语,最终能说出口的,也只剩一句隔空的叮嘱:天凉了,请添衣。
国耻日,天下着连绵的秋雨。
雨水将这座江北水城浸泡得愈发清冷,也精准地复刻出我内心的荒芜。天是灰的,心是湿的,我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旅人,被困在失去一切的阴霾里。
我明知他们会在那里。
明知前往是亲手将盐撒向伤口。却还是去了。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期盼,只为在人群中,远远地,偷望她一眼。
放学后的操场,我撞见了她与他。
那一刻,所有疑问都有了答案。我曾那般向往与她并肩漫步的黄昏,为何从未成真。原来,她早已将这份日常,许给了生命里,更重要的人。
思念已成顽疾,在骨血里扎根。我曾笃信爱能治愈一切,后来才懂,爱本身就是最深的病灶。可即便病骨支离,我仍要挣扎着,向有光的地方,踉跄而行。
她说,她也在记录。
多可笑,记录一个她从未爱过的人么?在她的篇章里,我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?当她能将我轻描淡写地遗忘,却始终不忘他时,我便明白了——我的存在,不过是她笔下,一处路过的布景。
每一个平凡的日子,都值得被记录